他强调,国家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普遍配置有满负荷发电6小时~10小时的储能设施。
而在产业链的上游生产硅料的环节,其制造及研发门槛对企业的技术及资金投入的要求都极高,且属于长期过程,还必须满足高能耗供给和高污染能力处理等外界生产条件,并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从最初几乎百分百靠进口,到现在进口硅料只占20%-30%。
实际上,尽管所谓强迫劳动已经被无数次证明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但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压却早已展开早在2012年,美国商务部就曾作出裁决,决定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关键,整个行业在国内的生产成本都在下降,大全的竞争优势越发明显,靠的就是结构性的能源优势、最大化的规模效应和行业领先的产品质量。而且,大全新能源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一家只专注于硅料生产的企业,因此它相关产品的出厂价格波动,很多时候都被看作是硅料市场的风向标。继棉花之后,美国又盯上了新疆的光伏产业。并且相较于新特和通威,大全的业务单一,更容易受到光伏行业市场情况变动的影响。
她认为,不管美国政府如何打压,只要这家公司能向光伏产业供应上流原料,它的资本市场表现就不会太差。关键这个决定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取消。江苏某企业董事长 朱共山:大家知道颗粒硅是最好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代表性的一个产物。
表面上看,现在国家大力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光伏行业市场空间巨大,然而只有真正的龙头企业才能享受巨大的市场空间。而此因素传导到最直接的下游方硅片生产企业,就是原料成本的上升,因此硅片也进行了相应提价,目前国内硅片的均价和去年底相比,涨幅超过30%。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 王世江 :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另外一个因素我觉得可能也有结构性的问题,这几年下来就是我们的电池这块,高效的电池现在起来的很快,就是它对多晶硅的纯度要求更高了。北京某企业高级副总裁 黄新明:不光是订单饱满,除了订单饱满之外,我们为了应对这种市场新的爆发,大家都在有新的布局,像晶澳我们也在积极扩产。
单晶硅和多晶硅每片价格分别达到3.81元和1.85元。记者在多家企业了解到,硅料涨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供不应求,这些企业订单量都超过一倍,有的甚至达到两倍,而供应却严重不足,成为硅料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其中,东方日升研发高级总监刘亚锋荣获优秀CTO奖。对于此次荣获三项大奖,东方日升表示:降低度电成本是每个光伏企业的使命,而尖端人才与创新技术始终就是东方日升完成使命的重要途径,二者双向驱动,以客户利益为目标持续发力。此外,凭借在组件技术应用与产品升级方面的领先优势,东方日升还一举摘得技术创新力企业奖。未来东方日升将持续注重人才培养,引领技术革新,推动光伏产业全面升级。
行业龙头东方日升受邀出席研讨会,并在会上斩获三项大奖。4月22日,第三届光伏电池组件发展趋势与可靠性技术研讨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据悉,本次会议由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摩尔光伏共同举办,行业内专家学者、各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双碳背景下行业技术发展风向。优异的组件性能与过硬的产品品质,使得其一经推出就斩获客户口碑与市场认可,也正因此,Titan系列组件成功斩获2021金豹奖金组件奖。据了解,刘亚锋与东方日升研发团队超前预判行业发展趋势,坚定210大尺寸和异质结赛道,共同攻克组件技术难题,成功研发Titan系列高效组件以及异质结系列高效组件,短期内快速引领光伏行业进入5.0、6.0时代,实现两连跳,而未来,Titan与异质结结合更有望迎来7.0时代。
搭配低温无损切割技术,有效降低隐裂风险,组件状态更加稳定,可满足多场景应用需求。作为东方日升的王牌产品,Titan系列组件基于210尺寸硅片,BOS成本进一步降低的同时,依靠先进的多栅栏技术使功率提升约2%-3%
作为东方日升的王牌产品,Titan系列组件基于210尺寸硅片,BOS成本进一步降低的同时,依靠先进的多栅栏技术使功率提升约2%-3%。优异的组件性能与过硬的产品品质,使得其一经推出就斩获客户口碑与市场认可,也正因此,Titan系列组件成功斩获2021金豹奖金组件奖。
搭配低温无损切割技术,有效降低隐裂风险,组件状态更加稳定,可满足多场景应用需求。此外,凭借在组件技术应用与产品升级方面的领先优势,东方日升还一举摘得技术创新力企业奖。其中,东方日升研发高级总监刘亚锋荣获优秀CTO奖。据了解,刘亚锋与东方日升研发团队超前预判行业发展趋势,坚定210大尺寸和异质结赛道,共同攻克组件技术难题,成功研发Titan系列高效组件以及异质结系列高效组件,短期内快速引领光伏行业进入5.0、6.0时代,实现两连跳,而未来,Titan与异质结结合更有望迎来7.0时代。对于此次荣获三项大奖,东方日升表示:降低度电成本是每个光伏企业的使命,而尖端人才与创新技术始终就是东方日升完成使命的重要途径,二者双向驱动,以客户利益为目标持续发力。未来东方日升将持续注重人才培养,引领技术革新,推动光伏产业全面升级。
行业龙头东方日升受邀出席研讨会,并在会上斩获三项大奖。4月22日,第三届光伏电池组件发展趋势与可靠性技术研讨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据悉,本次会议由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摩尔光伏共同举办,行业内专家学者、各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双碳背景下行业技术发展风向
由于多晶硅片中缺陷及杂质较多,细线容易发生断线, 因此用于多晶硅片的金刚线母线直径大于单晶硅片,且随着多晶硅片需求减缓,用于多晶硅片的金刚线母线直径降幅趋缓。2013年以来多晶硅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去年以来多晶硅价格从低位10美元/kg以下增长到20美元/kg以上,价格大幅上升给硅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见图4)。
2.3 硅片切割技术提升金刚线切割全面普及,提高出片量,摊薄硅片生产成本。据统计,2019年单晶拉棒产能超过100GW,其中除了晶澳科技在河北有部分拉棒产能外,其他产能均位于西部地区,如内蒙古、宁夏、云南、新疆等地。
硅片切割主要有砂浆切割和金刚线切割两种工艺,金刚线切割技术相较传统砂浆切割具有切割速度快、单片损耗低、切割液更加环保等优点,金刚线替代优势明显。截止2020年末,隆基单晶硅片产能达到85GW。图2 2011-2020年我国硅片产量及增速(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1.2 市场进一步向国内集中硅片产业布局进一步向中国大陆集中。有的硅片企业通过参与多晶硅项目的投资与项目所属公司建立深入的合作的关系,签署的采购合同金额更大、供货周期更长。
隆基的硅片和组件在市场中的地位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见表2和表3)。市场主流的电池技术加速革新,企业面对加速的技术创新格局下是否有充足的准备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例如,美国加州规定到2045年,终端消费者使用的零售电力和政府采购电力必须100%来自可再生能源和零碳能源;印度计划2022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量175GW;德国2018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已提升至40%以上,并首超煤电占比,计划到2050年将其再提升至80%以上;西班牙规划到2030年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77GW,太阳能将成为该国最廉价的电力来源;意大利发布2020-2030年的能源发展战略,累计光伏装机量上调至50GW。低廉的电力供应是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无锡上机数控与新特能源签署多晶硅采购合同,2021至2025年向新特采购原材料多晶硅料7.035万吨,与江苏中能硅业签署预计2020-2021年采购数量为 1.67 万吨多晶硅。京运通与新特能源签署多晶硅采购合同,从2019年1月至2021年 12 月合计采购数量 32,000 吨,其中 2019 年合计采购数量 8,000 吨,2020 年合计采购数量12,000吨,2021 年合计采购数量 12,000 吨。
2020 年,多晶硅片平均厚度为180m,P型单晶硅片平均厚度在175m 左右,N型硅片平均厚度为168m(见图6)。从远期来看,以钙钛矿电池为代表的新概念低成本电池已经成为研发的热点,也是未来非常有前景的太阳电池技术方向,这些技术走到成功商业化应用将对现在成熟的电池技术造成巨大的冲击。随着隆基垂直一体化战略的落地,其产品种类大幅扩张,全面的产品优势能否保持并维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值得继续观察。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级硅片生产基地。
纵观全球,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许多国家能源和电力消费中的比重持续扩大(见图7),电力化、清洁化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隆基股份与新特签署五年期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合同,合同约定采购量不少于27万吨,预估合同总金额约 192.35亿元人民币,年均合同金额占隆基 2019年度营业成本的约16.45%;与亚洲硅业签署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合同,合同采购量12.48万吨,预估合同总金额约94.98亿元;与韩国OCI签订三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合同,采购多晶硅料约 7.77 万吨;与新疆大全签署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签署采购合同,预计总采购量为 3.24万-4.32万吨,期限为2021年1月至 2023年12月。
用于单晶硅片的金刚线母线直径降幅较大,且呈不断下降趋势。目前切片工艺完全能满足薄片化的需要,但硅片厚度还要满足下游电池片、组件制造端的需求。
单炉装料量的增加可以大幅提高单晶炉的生产能力,摊薄硅片的设备成本。2.1 效率优势实现单晶硅替换多晶硅电池根据IHS的数据,当前硅基太阳电池占据市场份额的95%,其中以单晶硅电池为主。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